38 | 肉雞飼養重點

首頁 > 知識庫 > 38 | 肉雞飼養重點
38 | 肉雞飼養重點
發布日期   2025-08-08
飼養管理
肉雞, 飼養, 動物福祉
炸雞

在現代肉雞產業中,飼養效率與動物健康的平衡日益重要。肉雞因其生長速度快、飼料轉換率高而廣泛被選為商業化肉禽品種。然而,這種快速成長的特性也意味著每一週的管理都極為關鍵,一旦某一階段出現疏忽,將可能導致後續生長不良、健康問題或屠體品質下降。

本文彙整了肉雞從進雛到出欄各週的生理變化、管理風險與對應的重點措施,目的是協助飼養者以系統化方式掌握肉雞生產節奏,減少損失並提升整體效益。透過週週精準管理,不僅能降低疾病風險,也有助於達成更穩定的經濟回報與動物福祉。

各週管理重點

週次 生理狀態 管理風險/挑戰 管理重點
第1週 雛雞適應期,建立初期健康基礎 雛雞體溫調節能力差,易失溫;初期失誤無法補救 ✅ 提供適溫環境(地板溫30°C)
✅ 關注分佈、飲食、活力
✅ 避免應激與冷風
第2週 器官、骨骼、肌肉開始發育 發育不均可能導致未來健康問題 ✅ 持續提供營養均衡的生長料
✅ 關注大小隻差異、骨架發展
第3週 腸胃道系統發展、飼料轉換期 攝食量上升、飼料轉換壓力大,腸道疾病風險高 ✅ 飼料轉換需漸進
✅ 留意雞糞型態
✅ 留意飲水與進食量變化
第4週 自身產熱增加,需有效散熱 散熱困難→呼吸道壓力上升,易引發呼吸道疾病 ✅ 通風良好、濕度控制
✅ 留意呼吸異常聲音與活動力
第5週 擁擠、排泄增多,活動減少 墊料潮濕、久臥導致腳墊炎、胸部與關節皮膚炎 ✅ 保持墊料乾燥
✅ 控制密度
✅ 觀察足部與胸部病變
第6週 最後生長衝刺期 無法再調整管理,若出問題會造成重大損失;屠體反應整體管理狀況 ✅ 穩定飼養環境
✅ 準備屠宰流程
✅ 記錄並分析屠體異常作為下批改進依據
返回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