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 控制沙門氏菌感染的替代方案

首頁 > 知識庫 > 33 | 控制沙門氏菌感染的替代方案
33 | 控制沙門氏菌感染的替代方案
發布日期   2025-02-07
飼養管理
沙門氏菌,感染,公共衛生,下痢,發燒,腹痛,人類,家禽,,雞蛋,肉品
poultry
控制沙門氏菌感染的替代方案

門氏菌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以下痢、發燒和腹痛為主要症狀。人類感染沙門氏菌的來源之一為接觸家禽產品,例如:雞蛋和肉品。因此,必須使用適當的策略來控制家禽生產線當中沙門氏菌的問題,並藉此提升食品安全。

家禽帶有沙門氏菌時可能會產生亞臨床疾病或無症狀,這些無症狀的家禽可能會通過食物鏈將沙門氏菌傳播給人類。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每年美國約有135萬人遭受沙門氏菌的感染。由於使用抗生素會產生抗藥性的負面影響,因此目前更建議採用營養性或非營養性的替代方案,來控制家禽感染沙門氏菌並降低生產成本。

棘手的問題

沙門氏菌是一種格蘭氏陰性、厭氧及不形成胞子的桿菌,屬於腸桿菌科。沙門氏菌在宿主細胞外存活的條件,溫度範圍7~48℃; pH值範圍6.5~7.5。沙門氏菌包括兩種: Salmonella enterica及Salmonella bongori。Salmonella enterica有2500個血清型,Salmonella bongori有20個血清型和6個亞種。沙門氏菌感染是會造成經濟損失的人畜共通疾病,也是全世界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非抗生素的營養策略

減少或控制家禽沙門氏菌感染的抗生素替代品包括益生元、益生菌、共生質、後生元及植生素。將這些添加劑使用於飼料中可藉此改善動物的生長性能和飼料效率。益生元主要是纖維其定義為可發酵的飼料原料,會使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和活性發生特殊的變化,對宿主產生有益的生理作用。低聚果糖、曲黴菌粕和海藻糖等益生元可減少盲腸沙門氏菌的發生率與傳播,主要是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群、增加抗沙門氏菌感染相關的分子及增加腸道黏膜上IgA的堆積。

益生菌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可藉由改變腸道微生物群來預防和治療微生物失衡的問題。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可增加家禽抑制病原菌生長的能力、提高生產性能及產生抗菌化合物,例如:過氧化氫、乳酸、細菌素和短鏈脂肪酸。雙岐桿菌、乳桿菌、芽孢桿菌、腸球菌和片球菌等物種常被應用於家禽中。

共生質

共生質是益生元與益生菌的組合,這種協同關係可增加益生菌在家禽腸道中的植入與存活。共生質可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激活抑制沙門氏菌的相關機制,減少沙門氏菌的臨床症狀,提高生產性能,增強免疫反應,避免脫落模式,減少盲腸中的沙門氏菌數量及降低家禽組織病理性損傷的強度與頻率。

後生元

後生元是指不能存活的細菌或細菌代謝產物,如失活的細胞、酶、胞外多醣、縮醛磷脂、有機酸、短鏈脂肪酸和多肽等,這些物質主要由乳酸菌產生。後生元可以改善胺基酸和蛋白質的吸收,提高動物的生長性能,刺激有益的腸道細菌如乳桿菌,利用凝集素抑制病原菌的黏附,破壞病原菌的細胞完整性,觸發免疫反應並降低家禽感染沙門氏菌的風險。

植生素

植生素是植物來源的化合物、植物萃取物、草藥和香料,可用於改善家禽的健康狀況和生產力。常見的用於生產植生素的植物包括紫花苜蓿、佛手柑、薄荷、黑孜然、辣椒、丁香、牛至、肉桂和大蒜。植生素可增加採食量、刺激內源性酶、減少病原體增殖、增強營養吸收、提高肉雞屠體品質和肌肉產量、刺激免疫系統、降低死亡率、增加體重及飼料效率、增加迴腸絨毛的生長、增加黏膜和肌層厚度,透過減輕疾病的負面影響來改善動物的生長性能和腸道健康。

結論

沙門氏菌感染是家禽飼養面臨的挑戰之一,抗生素抗藥性的問題加快了替代方案的產生。 然而,所有的添加劑都需要更多的動物試驗來驗證其可用性,也要了解不同添加劑間是否可以組合應用或是有負面的效果,才能透過新方案來克服沙門氏菌的危害。

資料來源: Poultry world No. 1, 2023

返回目錄頁